close

在Maria Gomori四天的工作坊裡,常常聽到老師提到要用整個系統來看,透過雕塑(註1)更容易看到孩子、父母,當其中一方改變
,其他的成員的互動、姿態就改變。我想這跟李崇建老師常常說的,一個人改變全家改變很像,而我最近看到一個這樣的畫面想要跟
大家分享。

小威是一個很常請假的孩子,因為家中目前只有媽媽的關係,有著驚人請假記錄,更有驚人的遲到記錄,我從來沒想過我求學時期曾
幾何時可以10點多才去上學阿!最令人感嘆的是,國中的姊姊也有這樣的情形,而這樣的情況就我所知,至少長達兩年之久。

在近一年來,小威與姊姊短時間轉了兩個學校,我好奇小威的家庭環境、我好奇小威的人際關係、我好奇小威的學習動機。
透過幾次的對話,給小威愛與接納,不帶評價的認識小威的成長環境與遲到請假的原因,我試著帶小威做不一樣的活動,機器手臂的
組裝,而不是死板板而且對於孩子是挫折與困難的國語跟數學,讓孩子嘗試與學習連結,跟學校連結,接著我找了機會把組裝工具留
在學校,讓孩子有機會跟其他同學一起組裝機器手臂,讓小威跟同儕有連結,否則可能同學跟小威的連結很可能只有是常常請假、常
常遲到而已。連結曾經對我來說是一個很陌生的名詞,我也曾經不了解連結的意義,也未曾感受到的。

因為工具留在學校是有限制的,雖然是幾把簡單的斜口鉗、螺絲起子、挫刀,某一天,孩子主動開口說出他希望可以留下工具繼續跟
其他同學一起完成組裝專案,於是我也跟孩子清楚表達我的期待,並且達成協議。日子一天一天過去,兩個禮拜的時間,小威似乎也
沒辦法達到我的期待--七點半準時到校,過去的我,可能會質疑小威怎麼虎頭蛇尾,但現在的我能停頓與等待。

某天清晨,七點四十五,在掃地區域看見了小威,習慣性的停了下來跟他聊了幾句,了解了他最近約莫在八點前可以到學校,但對於
七點半到校有點困難,天外飛來一筆的我好奇他怎麼可以八點前到,但始終很難在七點半到,原來是姊姊的關係,這是系統的影響。
我了解了孩子的困難以後,我選擇讚賞他的努力,也讓孩子留下他的組裝工具,想像一下孩子心中的喜悅,可能連掃地區域的花草都
感受得到呢。最後,我也對小威提出一個問題:那怎麼樣可以更提早到七點半到校阿?

十天過去了過去,再度遇到小威,拿起小威的上學時間記錄表,我驚訝的發現孩子準時到校的次數發生了,而且不是一次兩次,我好
奇的問孩子是什麼原因,原來是小威也想辦法讓姊姊可以早起上學,不會影響到小威自己的上學時間,這讓我看到一個很美的畫面阿

更驚訝的是當主任跟我分享孩子的請假狀況,原本小威的媽媽要離開租屋處幾天,連同小威與姊姊要請假幾天,導師理解媽媽的想法
,主任則是跟媽媽提出不同的看法:孩子在成長學習階段,需要留在學校學習,也許孩子可以試著待在姑姑家。沒想到驚奇又發生了
孩子主動表達想要來學校上學,不想請假,可以住姑姑家就好,最後媽媽能接納小威的想法也尊重小威。那是孩子想要與學校連結的
渴望阿!

這是多美麗的一幅畫阿!從常常睡到九點十點才來學校,常常請假沒來學校,聯絡簿上曠課、請假的字眼充斥,到現在孩子不想請假
,孩子能準時早到,也影響到姊姊,甚至小威有三個好友一起組裝(我原本猜想一個或兩個,沒想到居然有三個),我看到了系統性
的改變,孩子、媽媽、姊姊、同學、主任、老師,這是一個美麗的改變。


註1:家庭雕塑是薩提爾模式常用的一個工具,可以具體呈現彼此關係、姿態與距離的畫面,更詳細的資料可以參考下列的網址
http://a001.cpshs.hcc.edu.tw/front/bin/download.phtml?Part=14020002&Nbr=335&Category=99
 

arrow
arrow

    J係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